哎呦,这个天儿是真热起来了!出门一趟,身上黏糊糊的不说,整个人感觉没精神,吃饭也没啥胃口,有时候心里还莫名烦躁得很,睡也睡不踏实。别担心,这就是盛夏常有的感觉——湿气缠身、心火有点旺。别发愁,厨房就是咱最好的“养生馆”!老天爷给了咱不少当季的宝贝,只要会吃、吃对了,舒舒服服过夏天那都不是事儿!今天咱就聊聊那些最适合伏天端上桌的好菜,帮你健脾开胃,扑灭心火,赶跑湿气,连带着抵抗力都噌噌涨,身子骨更结实!
1. 绿豆汤——夏天的“救火英雄”
材料好找又好做: 干绿豆一小碗(想快一点可以先用冷水泡俩钟头),冰糖(怕甜就少放点或者干脆不放,煮好了放点蜂蜜也行,要是啥甜味都不要,光喝豆子汤也挺好),多多的清水。
做法是真心简单: 泡好的绿豆(或者干脆不泡直接下锅),多加点水,大火烧开了转中小火,盖着锅盖慢慢“咕嘟”。你要是喜欢豆子开花、汤稠一点,就多煮会儿,四十分钟到个把钟头都行。要是就图那口清汤解渴,二十分钟上下,看到豆子刚刚有点软乎裂开就行。最后几分钟撒糖或蜂蜜,化了就关火。晾凉了喝,解渴又灭火!
展开剩余95%为啥好?
泻火排头兵! 绿豆这宝贝疙瘩,天生就是奔着“灭火”去的,特别是心里那股无名火。夏天觉得心烦气躁、嘴巴发干发苦、牙龈嗓子红肿、晚上睡不好折腾,喝碗绿豆汤,真是感觉一股清凉从喉咙透到心里。老一辈儿都说它是“济世之谷”,解百毒,一点不夸张。
排毒除湿没得说! 夏天湿气重,容易让人身子发沉,脑袋不灵光,胃口打蔫。绿豆汤能帮着咱们身体把那些多余的“废水”排出去,通小便,人也跟着轻快不少。特别是咱们身体里一些日积月累的“热毒”啊、“湿毒”啊,它都有办法帮你清理清理。
免疫力的小帮厨: 绿豆自己个头不大,可营养还挺齐全。有些对咱们好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它都有点。平时常喝点,对维护咱们身体这个小堡垒的战斗力,还是有贡献的。
2. 凉拌苦瓜——吃得“苦中苦”,方为夏天人
材料就在手边: 新鲜苦瓜一两根,蒜瓣几颗(拍碎或者切末),盐一点点,糖一小撮(就为中和下苦味),香醋或者凉拌生抽都行,香油几滴,能吃辣的切个小米辣,喜欢香菜的也可以抓一把。
做法是快得没朋友:
苦瓜洗干净,从中间竖着劈开,把里头的籽和白瓤(这个特别苦)用勺子刮干净。然后斜着切成薄片。注意啊,切得越薄,苦味相对越淡。
烧一锅水,开了之后放一小勺盐和几滴油(这步能保证苦瓜颜色翠绿)。把苦瓜片倒进去,也就烫个十几二十秒,马上捞出来!千万别煮熟煮软了!
赶紧用凉白开水(最好是冰水)把烫好的苦瓜冲凉降温,这样口感才脆。
控干水分,扔进大碗里。蒜末、盐、糖、醋/酱油、香油、小米辣一股脑儿加进去,拌匀。最后撒上香菜段,再拌拌就齐活儿!
为啥好?
苦口良药泻心火! 这道理真是一点错没有。苦瓜天生带着的那股“苦寒”劲儿,正是克制心火的“利器”。夏天脾气一点就着、心烦得不行、睡眠差得没边儿的,多吃点苦瓜,能让心里头那股燥热慢慢平静下来,感觉舒坦多了。
开胃健脾有它一份! 你别看它苦,反倒能刺激咱们有点麻木的味觉,让嘴巴动起来!它那股清清凉凉、微微带苦的味道,进了肚子能唤醒咱脾和胃的工作热情。吃饭没滋没味?苦瓜拌拌,胃口大开!
解毒消炎挺拿手: 现代营养研究也发现了不少苦瓜里的好东西,比如“苦瓜素”,它们对身体能起到不错的抗氧化、抗炎的作用。经常吃,对咱们清理体内的“垃圾”,增强抵抗力,肯定有好处的。
3. 冬瓜薏米排骨汤——清甜去湿“大扫除”
材料家喻户晓: 排骨半斤(扇骨、筒骨或者肋排都行,想清淡点可以选脊骨),冬瓜一圈(大概一斤左右,皮厚点没关系),薏米一小把(提前用冷水泡个把小时或者热水泡半小时,好煮),姜几片,料酒一勺(焯水用),盐(最后放),水多多益善。
做法讲究点耐心:
排骨洗干净,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、一勺料酒,开火。水烧开之后,那些血沫“咕嘟咕嘟”冒出来,用勺子打干净,直到水不怎么起沫了。关火,捞出排骨,再拿温水好好冲干净表面残留的浮沫(这一步很重要,汤会更清亮)。
砂锅(或者普通大汤锅)加足量清水(一次性加够,别中途添水),放入焯好水的排骨、泡好的薏米、剩下的姜片。大火烧开,转小火(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就行),盖着盖子,耐心地煲个四十分钟到一个钟头。
冬瓜削掉外皮(皮比较硬难吃,但冬瓜皮可是好东西,可以洗干净单独煮水喝,利水效果更好),去掉中间的籽和软瓤,切成大小合适的块(别切太小,煮久了容易化)。
等到排骨炖到肉能用筷子轻易戳动了,就把冬瓜块放进去。转中大火,再煮十五到二十分钟,看到冬瓜块变得半透明或者刚刚软糯就行(冬瓜千万别煮烂糊了,口感就差了)。
关火前几分钟,根据口味加入盐调味(冬瓜本来清淡,盐不用太多)。喜欢的话,可以撒一丁点白胡椒粉,味道更有层次。
为啥好?
祛湿消肿第一名! 薏米这东西,在咱老祖宗的“祛湿排行榜”上那是响当当的“状元郎”级别的。冬瓜自己含水量大,加上皮和瓤都特别擅长“通利水道”,帮咱们把身体里那些滞留的湿气、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去。夏天腿上手上稍微有点浮肿、或者早上起来觉得眼皮沉身子重的人,这个汤真是贴心又有效。
清热生津很靠谱: 冬瓜天生带点凉性,口味清淡不闹腾。它既能带走身体一部分多余的热气,又因为它富含的水分,能补充夏天疯狂出汗丢失的水分,润润嗓子干喉咙燥。喝一碗温热的汤,反而感觉从里到外清爽。
脾胃也喜欢这种滋养: 排骨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和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油脂,喝起来香又不腻。薏米和冬瓜负责祛湿清热,配合得非常好,整个过程不会给脾和胃增加额外的负担,反而温和地帮助它们调整状态。夏天湿气影响胃口,喝这种汤既能补充营养,又不会有负担。
4. 蒜蓉蒸丝瓜——清爽嫩滑“小清新”
材料再家常不过: 新鲜嫩丝瓜一两根(选颜色翠绿、捏着硬挺的),大蒜一整头(别嫌多,蒜蓉是灵魂!),盐一小撮,蚝油一小勺(提鲜用,可省),生抽一小勺,香油几滴,熟油(一点就够)。
做法快手又省心:
丝瓜用工具刮去表皮(薄薄一层就够),切成大概手指长的小段(长丝瓜对半切开也行)。摆在盘子里。
大蒜用刀拍扁剁成细细的蒜蓉(越细越好)。炒锅烧热放一点点底油(油别多了),小火,把蒜蓉放进去爆香,火候控制好,蒜蓉微微发黄、香味出来就行(千万别炸糊变黑了!关火),马上加入盐、蚝油(如果用)、生抽快速拌匀。
把炒香调好味的蒜蓉均匀铺在丝瓜段上面。
蒸锅烧开水,水开再放丝瓜盘进去(蒸菜要汽大才好吃),大火猛蒸个5-8分钟(时间长短看丝瓜粗细和你喜欢的软硬度)。看到丝瓜变得完全透明,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就好了。
小心端出来,淋上几滴香油(还可以撒点葱花点缀)。完工!
为啥好?
清火解毒两不误: 丝瓜带着天然的凉气,它能温和地帮身体散散热气。它还有个特别的本事,能“通经络、行血脉”,说通俗点,就是帮助身体内部的管道更通畅,有助于那些代谢的废物更好地排出去,顺带着消消炎症。
祛湿通络有一手: 你看丝瓜切开里面那些丝络没?中医就特别看重这点,认为它疏通经络、祛除经脉里湿气的效果特别好。夏天感觉四肢有点酸困麻木、关节不太利索的,吃点丝瓜会感觉舒服。蒸的做法保留汁水,能更好地发挥这点。
脾和胃都好消化: 蒸出来的丝瓜,口感是又嫩又滑,带着清甜味,特别“服软”好消化。上面浇的蒜蓉,不仅提味开胃,大蒜本身的“辛香”还能提振一下脾胃的阳气。胃口差的时候,这道菜尤其贴心。
5. 炒嫩南瓜藤(或者红薯叶)——鲜掉眉毛的“青绿黄金”
材料随季节而变: 南瓜藤最好用最顶端的嫩尖(须和叶子都嫩),或者直接去菜市场找红薯叶(就是红薯秧子的叶子)。准备点蒜末(喜欢的话准备豆豉几颗或少量猪油渣更香)。
做法就是爆炒快手:
蔬菜先摘干净!南瓜藤要把外面那层带细绒毛的老皮撕掉(嫩的茎用手能轻松折断),老的叶柄弃掉不要。红薯叶只取叶子和最尖的嫩茎。
用清水加一点盐泡几分钟(去灰尘和小虫),反复冲几遍洗干净,捞起来控控水。
热锅倒稍微多一点的油(素菜油少了不好吃),油热了下蒜末(和豆豉/猪油渣)爆香。
控好水的菜猛地倒进去,大火!快速翻炒!炒到菜叶塌下去、变软(也就一两分钟的事),沿着锅边烹一点点料酒,加适量盐调味。再快速翻炒几下,看到水分被逼出来一些,菜熟了就出锅!动作麻利是灵魂!(别焖!一焖就黄了烂了!)
为啥好?
“祛湿通便”的绿色担当: 这些藤蔓类的叶子,个个都带着清新的气息,天生就是对付湿气的好手。特别是它们富含的膳食纤维,那是肠道清洁工!能促进肠子蠕动,让身体里的糟粕(尤其是湿热引起的便便不畅)麻溜儿地排出去,感觉一身轻松。
清肺化痰有点意思: 传统经验里认为这类“青绿”能清肺热。夏天有时候吹空调感冒了,嗓子眼有痰感觉咳不净,或者空气不好感觉喉咙不清爽,吃点清炒南瓜藤或红薯叶,对清爽呼吸有好处。
免疫力加油站! 深绿色的叶菜不用多说,那就是维生素、矿物质(特别是钙、铁)、叶绿素等等这些宝库啊!身体抵抗力离不开这些基础营养的支撑。这些菜很多地方还不值啥钱,真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!夏天多吃点,给身体打好底子。
6. 莲子百合银耳羹——慢炖细熬“养心汤”
材料需要一点预备: 干银耳大半朵(提前用冷水完全泡发,大概需要2-4小时,去根部撕小朵),干莲子一小把(提前用温水稍微泡一下,去掉莲心,不然发苦),干百合一小把(洗干净即可),红枣几颗(去核),枸杞一小撮(最后放),冰糖适量(根据口味),清水多多。
做法慢工出细活:
泡发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,尽量撕成小碎片(小一点容易出胶),和泡过的莲子(去过心)、洗干净的百合、去核的红枣一起放进砂锅或者电饭煲(用煲汤或甜品功能)。
加足量冷水(至少是材料的4-5倍),大火烧开。然后,马上转成小火(水保持微微滚动就行),盖上盖子(别盖严实,留个小缝防止溢锅)。接着就是耐心……慢慢煲吧。至少需要1.5-2小时。 看银耳是否软糯粘稠,汤汁是否有胶质感?这是关键!
在出锅前15-20分钟,加入冰糖(或者换成糖味道更好),用勺子轻轻搅动让糖融化。
准备关火前5分钟,撒入洗干净的枸杞(放太早会煮烂)。盖上盖子再焖一小会儿就行。温的或者冷藏后冰镇都好吃!
为啥好?
清心润肺好搭档! 百合、莲子,都是冲着“养心安神”去的。夏天燥热烦心,特别影响睡眠,心神不安老是烦躁,这碗羹汤喝下去,感觉心也静了。银耳又能润肺生津,解决口干舌燥嗓子痒,尤其待在空调房里容易燥的朋友。
滋阴健脾有内涵: 银耳被称为“平民燕窝”,它含有很多胶质,特别擅长“养阴”,就是补充身体里那些润的东西,对抗夏天出汗多带来的干燥。莲子能健脾气,红枣、枸杞温和补益气血。整体配方是温和调养型的,对脾胃没什么负担。尤其适合夏天出汗多、消耗大之后感觉疲劳、精神短少的情况。
身体内外的滋养剂: 丰富的胶质(银耳带来的)对皮肤干燥、缺乏光泽是好事。里面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虽然不像大鱼大肉那么直接,但作为日常的温和补充,长期积累对身体抵御能力肯定有好处的。
7. 荷叶茯苓粥——清晨来碗“祛湿粥”
材料不算很特殊: 新鲜荷叶1-2张(或者药店买干荷叶小块也行),茯苓一小撮(药店有,像小石头片或者丁丁块,买回来最好打粉或者提前泡透),粳米或大米一把(小半杯)。
做法清香扑鼻:
新鲜荷叶洗干净(特别是背面),剪成大块备用。干荷叶就用小片,稍一下浮尘。茯苓块用之前最好放小捣臼里敲碎一点(或者直接买茯苓粉更方便),或者头天晚上用少量水泡着。
大米淘洗1-2遍,加适量清水(想稀一点多加水)。把荷叶(新鲜的就铺在米上面,干荷叶小片就直接扔锅里)、处理过的茯苓(粉或碎块)都放进锅里。
正常煮粥程序。用电饭锅就按“煮粥”键,用明火的话就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熬煮至米烂粥稠(期间时不时搅拌下防止粘底)。
煮到差不多好,把荷叶捞出来扔掉(如果是新鲜荷叶)。尝尝粥的味道,觉得味道太淡可以捏一点点盐,主要是靠荷叶和茯苓那股清香。关火稍微焖一会儿,粥会变得更加温润。
为啥好?
升阳健脾除湿主力军! 很多人不知道,荷叶晒干了卷起来,像不像小烟囱?它是从下往上、从里向外的药性特点。它那种独特的清香气息,能带动体内清阳之气往上升!想想看,湿气这东西性质“沉重”,总爱往下走,压得人没精神。荷叶一来,能振奋脾气,把阳气往上一拉,水湿自然就呆不住了,跟着往下走(利尿)。茯苓是除湿“老祖宗”,非常温和但持久,专门对付困住脾的湿气,让脾胃有力气工作。两者配合,一个向上拉脾气,一个向下排水湿,祛湿效果特别好。
醒脑解暑好伴侣: 荷叶那阵清香随着热气飘上来,闻到就让人精神一振!夏天容易发困,早上起来迷糊的,喝一碗清香的荷叶粥,真有提神醒脑的效果。加上它本身能散热解暑,一碗下去很舒服。
脾胃早餐好选择: 这种清粥小菜式样的早餐,特别符合中医“早上养胃气”的理念。容易吸收,不会给刚刚醒来的脾胃一个下马威(大鱼大肉大油饼反而不合适)。经常喝喝,对培养脾胃这个“后天之本”太有帮助了,长期坚持体质会不知不觉变好。
8. 姜片炒空心菜梗——“暖脾”搭档“清暑”菜
材料信手拈来: 空心菜一大把(只要粗壮脆嫩的梗,叶子可以单独做汤或者另炒一盘),嫩姜一小块,蒜末一点,豆豉几颗(可省),盐适量,生抽一点点(可选),料酒一点点(沿锅边烹)。
做法带点锅气香:
空心菜只取嫩梗,用手掐掉老根部分,撕掉老筋(用指甲能轻松掐断就行),洗干净切成寸段。
嫩姜带皮洗干净切小薄片(嫩姜皮薄不辣,保留更有风味)。
热锅下油(稍多点),油温上来了,先下姜片、蒜末和豆豉(如果用),中小火煸炒出香味(姜片边缘微卷更好)。
大火调起来!倒入空心菜梗段,立刻!猛火快炒!翻炒个十几二十秒,看到梗颜色变得更绿(变深绿)、微微有点变软但还保持挺直的样子。沿着锅边淋入一点点料酒(去豆腥增香),撒盐(加点生抽也可以)。快速炒匀,空心菜梗很容易熟,最多一两分钟就得出锅,保持脆嫩口感是关键!
为啥好?
祛湿不忘暖脾胃! 这道菜的点睛之笔在于嫩姜。夏天闷热潮湿,人们都爱贪凉(冰饮料冷空调),加上湿气阻碍,脾胃容易“受寒”或者失去动力(湿气困脾)。嫩姜的“辛、温”特性,能温和地激发脾胃阳气,像个小火苗给炉灶加把柴,让脾活跃起来祛湿。姜片煸炒后的香气,也有助化湿浊。空心菜本身性凉,能清热、利小便(带空心菜特性),这俩一凉一温,一清一温,搭配绝妙:既清暑热,又能暖脾助运化。
清热解毒不缺席: 空心菜梗虽然比不上叶子颜色深,但也有其清热的特性。加上它富含纤维,对顺畅肠道、清理肠道环境也有好处(清肠毒)。
激活消化力: 姜的辛辣味道本身就是强有力的开胃剂和助消化剂。炒出来的菜自带锅气,咸香适口,非常下饭(或者下粥),能直接唤醒你懒洋洋的胃口,调动整个消化系统的积极性。
好了,这8道看着就舒服的伏天好菜,个个都是厨房里的宝贝疙瘩。别小看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,在合适的季节拿出来,就是保护咱们身体最好的“盾牌”和“清洁工”。它们或煮或蒸或拌或炒,变着法地帮咱们对付那烦人的湿气和心火,悄悄地把脾胃这个“粮仓”照顾得好好的。这可不是“大补汤药”,没那些难搞的药材,也没花里胡哨的做饭技巧,就是咱老百姓天天厨房里能碰着的。
关键是什么?坚持!隔三差五选一两个做一做,别天天大鱼大肉火上浇油。身体舒服不舒服,吃得对不对,感觉骗不了人。坚持一个夏天试试,你很可能慢慢就发现:原来整天提不起劲的身子有了点轻快劲儿,睡眠好像深了点,吃饭也有味道了,连带着抵抗力也悄咪咪强了点儿——吹个空调风,好像也没那么容易感冒流鼻涕了!这厨房里的智慧啊,真是在于每天的积累,咱自己的身体也是靠这一口一口的饮食养出来的。夏天还长着呢,赶紧挑几样顺眼的,今天就开始犒劳犒劳自己吧!
哎呦,这个天儿是真热起来了!出门一趟,身上黏糊糊的不说,整个人感觉没精神,吃饭也没啥胃口,有时候心里还莫名烦躁得很,睡也睡不踏实。别担心,这就是盛夏常有的感觉——湿气缠身、心火有点旺。别发愁,厨房就是咱最好的“养生馆”!老天爷给了咱不少当季的宝贝,只要会吃、吃对了,舒舒服服过夏天那都不是事儿!今天咱就聊聊那些最适合伏天端上桌的好菜,帮你健脾开胃,扑灭心火,赶跑湿气,连带着抵抗力都噌噌涨,身子骨更结实!
1. 绿豆汤——夏天的“救火英雄”
材料好找又好做: 干绿豆一小碗(想快一点可以先用冷水泡俩钟头),冰糖(怕甜就少放点或者干脆不放,煮好了放点蜂蜜也行,要是啥甜味都不要,光喝豆子汤也挺好),多多的清水。
做法是真心简单: 泡好的绿豆(或者干脆不泡直接下锅),多加点水,大火烧开了转中小火,盖着锅盖慢慢“咕嘟”。你要是喜欢豆子开花、汤稠一点,就多煮会儿,四十分钟到个把钟头都行。要是就图那口清汤解渴,二十分钟上下,看到豆子刚刚有点软乎裂开就行。最后几分钟撒糖或蜂蜜,化了就关火。晾凉了喝,解渴又灭火!
为啥好?
泻火排头兵! 绿豆这宝贝疙瘩,天生就是奔着“灭火”去的,特别是心里那股无名火。夏天觉得心烦气躁、嘴巴发干发苦、牙龈嗓子红肿、晚上睡不好折腾,喝碗绿豆汤,真是感觉一股清凉从喉咙透到心里。老一辈儿都说它是“济世之谷”,解百毒,一点不夸张。
排毒除湿没得说! 夏天湿气重,容易让人身子发沉,脑袋不灵光,胃口打蔫。绿豆汤能帮着咱们身体把那些多余的“废水”排出去,通小便,人也跟着轻快不少。特别是咱们身体里一些日积月累的“热毒”啊、“湿毒”啊,它都有办法帮你清理清理。
免疫力的小帮厨: 绿豆自己个头不大,可营养还挺齐全。有些对咱们好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它都有点。平时常喝点,对维护咱们身体这个小堡垒的战斗力,还是有贡献的。
2. 凉拌苦瓜——吃得“苦中苦”,方为夏天人
材料就在手边: 新鲜苦瓜一两根,蒜瓣几颗(拍碎或者切末),盐一点点,糖一小撮(就为中和下苦味),香醋或者凉拌生抽都行,香油几滴,能吃辣的切个小米辣,喜欢香菜的也可以抓一把。
做法是快得没朋友:
苦瓜洗干净,从中间竖着劈开,把里头的籽和白瓤(这个特别苦)用勺子刮干净。然后斜着切成薄片。注意啊,切得越薄,苦味相对越淡。
烧一锅水,开了之后放一小勺盐和几滴油(这步能保证苦瓜颜色翠绿)。把苦瓜片倒进去,也就烫个十几二十秒,马上捞出来!千万别煮熟煮软了!
赶紧用凉白开水(最好是冰水)把烫好的苦瓜冲凉降温,这样口感才脆。
控干水分,扔进大碗里。蒜末、盐、糖、醋/酱油、香油、小米辣一股脑儿加进去,拌匀。最后撒上香菜段,再拌拌就齐活儿!
为啥好?
苦口良药泻心火! 这道理真是一点错没有。苦瓜天生带着的那股“苦寒”劲儿,正是克制心火的“利器”。夏天脾气一点就着、心烦得不行、睡眠差得没边儿的,多吃点苦瓜,能让心里头那股燥热慢慢平静下来,感觉舒坦多了。
开胃健脾有它一份! 你别看它苦,反倒能刺激咱们有点麻木的味觉,让嘴巴动起来!它那股清清凉凉、微微带苦的味道,进了肚子能唤醒咱脾和胃的工作热情。吃饭没滋没味?苦瓜拌拌,胃口大开!
解毒消炎挺拿手: 现代营养研究也发现了不少苦瓜里的好东西,比如“苦瓜素”,它们对身体能起到不错的抗氧化、抗炎的作用。经常吃,对咱们清理体内的“垃圾”,增强抵抗力,肯定有好处的。
3. 冬瓜薏米排骨汤——清甜去湿“大扫除”
材料家喻户晓: 排骨半斤(扇骨、筒骨或者肋排都行,想清淡点可以选脊骨),冬瓜一圈(大概一斤左右,皮厚点没关系),薏米一小把(提前用冷水泡个把小时或者热水泡半小时,好煮),姜几片,料酒一勺(焯水用),盐(最后放),水多多益善。
做法讲究点耐心:
排骨洗干净,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、一勺料酒,开火。水烧开之后,那些血沫“咕嘟咕嘟”冒出来,用勺子打干净,直到水不怎么起沫了。关火,捞出排骨,再拿温水好好冲干净表面残留的浮沫(这一步很重要,汤会更清亮)。
砂锅(或者普通大汤锅)加足量清水(一次性加够,别中途添水),放入焯好水的排骨、泡好的薏米、剩下的姜片。大火烧开,转小火(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就行),盖着盖子,耐心地煲个四十分钟到一个钟头。
冬瓜削掉外皮(皮比较硬难吃,但冬瓜皮可是好东西,可以洗干净单独煮水喝,利水效果更好),去掉中间的籽和软瓤,切成大小合适的块(别切太小,煮久了容易化)。
等到排骨炖到肉能用筷子轻易戳动了,就把冬瓜块放进去。转中大火,再煮十五到二十分钟,看到冬瓜块变得半透明或者刚刚软糯就行(冬瓜千万别煮烂糊了,口感就差了)。
关火前几分钟,根据口味加入盐调味(冬瓜本来清淡,盐不用太多)。喜欢的话,可以撒一丁点白胡椒粉,味道更有层次。
为啥好?
祛湿消肿第一名! 薏米这东西,在咱老祖宗的“祛湿排行榜”上那是响当当的“状元郎”级别的。冬瓜自己含水量大,加上皮和瓤都特别擅长“通利水道”,帮咱们把身体里那些滞留的湿气、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去。夏天腿上手上稍微有点浮肿、或者早上起来觉得眼皮沉身子重的人,这个汤真是贴心又有效。
清热生津很靠谱: 冬瓜天生带点凉性,口味清淡不闹腾。它既能带走身体一部分多余的热气,又因为它富含的水分,能补充夏天疯狂出汗丢失的水分,润润嗓子干喉咙燥。喝一碗温热的汤,反而感觉从里到外清爽。
脾胃也喜欢这种滋养: 排骨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和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油脂,喝起来香又不腻。薏米和冬瓜负责祛湿清热,配合得非常好,整个过程不会给脾和胃增加额外的负担,反而温和地帮助它们调整状态。夏天湿气影响胃口,喝这种汤既能补充营养,又不会有负担。
4. 蒜蓉蒸丝瓜——清爽嫩滑“小清新”
材料再家常不过: 新鲜嫩丝瓜一两根(选颜色翠绿、捏着硬挺的),大蒜一整头(别嫌多,蒜蓉是灵魂!),盐一小撮,蚝油一小勺(提鲜用,可省),生抽一小勺,香油几滴,熟油(一点就够)。
做法快手又省心:
丝瓜用工具刮去表皮(薄薄一层就够),切成大概手指长的小段(长丝瓜对半切开也行)。摆在盘子里。
大蒜用刀拍扁剁成细细的蒜蓉(越细越好)。炒锅烧热放一点点底油(油别多了),小火,把蒜蓉放进去爆香,火候控制好,蒜蓉微微发黄、香味出来就行(千万别炸糊变黑了!关火),马上加入盐、蚝油(如果用)、生抽快速拌匀。
把炒香调好味的蒜蓉均匀铺在丝瓜段上面。
蒸锅烧开水,水开再放丝瓜盘进去(蒸菜要汽大才好吃),大火猛蒸个5-8分钟(时间长短看丝瓜粗细和你喜欢的软硬度)。看到丝瓜变得完全透明,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就好了。
小心端出来,淋上几滴香油(还可以撒点葱花点缀)。完工!
为啥好?
清火解毒两不误: 丝瓜带着天然的凉气,它能温和地帮身体散散热气。它还有个特别的本事,能“通经络、行血脉”,说通俗点,就是帮助身体内部的管道更通畅,有助于那些代谢的废物更好地排出去,顺带着消消炎症。
祛湿通络有一手: 你看丝瓜切开里面那些丝络没?中医就特别看重这点,认为它疏通经络、祛除经脉里湿气的效果特别好。夏天感觉四肢有点酸困麻木、关节不太利索的,吃点丝瓜会感觉舒服。蒸的做法保留汁水,能更好地发挥这点。
脾和胃都好消化: 蒸出来的丝瓜,口感是又嫩又滑,带着清甜味,特别“服软”好消化。上面浇的蒜蓉,不仅提味开胃,大蒜本身的“辛香”还能提振一下脾胃的阳气。胃口差的时候,这道菜尤其贴心。
5. 炒嫩南瓜藤(或者红薯叶)——鲜掉眉毛的“青绿黄金”
材料随季节而变: 南瓜藤最好用最顶端的嫩尖(须和叶子都嫩),或者直接去菜市场找红薯叶(就是红薯秧子的叶子)。准备点蒜末(喜欢的话准备豆豉几颗或少量猪油渣更香)。
做法就是爆炒快手:
蔬菜先摘干净!南瓜藤要把外面那层带细绒毛的老皮撕掉(嫩的茎用手能轻松折断),老的叶柄弃掉不要。红薯叶只取叶子和最尖的嫩茎。
用清水加一点盐泡几分钟(去灰尘和小虫),反复冲几遍洗干净,捞起来控控水。
热锅倒稍微多一点的油(素菜油少了不好吃),油热了下蒜末(和豆豉/猪油渣)爆香。
控好水的菜猛地倒进去,大火!快速翻炒!炒到菜叶塌下去、变软(也就一两分钟的事),沿着锅边烹一点点料酒,加适量盐调味。再快速翻炒几下,看到水分被逼出来一些,菜熟了就出锅!动作麻利是灵魂!(别焖!一焖就黄了烂了!)
为啥好?
“祛湿通便”的绿色担当: 这些藤蔓类的叶子,个个都带着清新的气息,天生就是对付湿气的好手。特别是它们富含的膳食纤维,那是肠道清洁工!能促进肠子蠕动,让身体里的糟粕(尤其是湿热引起的便便不畅)麻溜儿地排出去,感觉一身轻松。
清肺化痰有点意思: 传统经验里认为这类“青绿”能清肺热。夏天有时候吹空调感冒了,嗓子眼有痰感觉咳不净,或者空气不好感觉喉咙不清爽,吃点清炒南瓜藤或红薯叶,对清爽呼吸有好处。
免疫力加油站! 深绿色的叶菜不用多说,那就是维生素、矿物质(特别是钙、铁)、叶绿素等等这些宝库啊!身体抵抗力离不开这些基础营养的支撑。这些菜很多地方还不值啥钱,真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!夏天多吃点,给身体打好底子。
6. 莲子百合银耳羹——慢炖细熬“养心汤”
材料需要一点预备: 干银耳大半朵(提前用冷水完全泡发,大概需要2-4小时,去根部撕小朵),干莲子一小把(提前用温水稍微泡一下,去掉莲心,不然发苦),干百合一小把(洗干净即可),红枣几颗(去核),枸杞一小撮(最后放),冰糖适量(根据口味),清水多多。
做法慢工出细活:
泡发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,尽量撕成小碎片(小一点容易出胶),和泡过的莲子(去过心)、洗干净的百合、去核的红枣一起放进砂锅或者电饭煲(用煲汤或甜品功能)。
加足量冷水(至少是材料的4-5倍),大火烧开。然后,马上转成小火(水保持微微滚动就行),盖上盖子(别盖严实,留个小缝防止溢锅)。接着就是耐心……慢慢煲吧。至少需要1.5-2小时。 看银耳是否软糯粘稠,汤汁是否有胶质感?这是关
qg2quq.cn#Com| q1.qg2quq.cn#Com| v2.qg2quq.cn#Com| d3.qg2quq.cn#Com| r4.qg2quq.cn#Com|
在出锅前15-20分钟,加入冰糖(或者换成糖味道更好),用勺子轻轻搅动让糖融化。盖上盖子再焖一小会儿就行。
准备关火前5分钟,撒入洗干净的枸杞(放太早会煮烂)。盖上盖子再焖一小会儿就行。温的或者冷藏后冰镇都好吃!
t5.qg2quq.cn#Com| l0.qg2quq.cn#Com| w6.qg2quq.cn#Com| x0.qg2quq.cn#Com| z6.qg2quq.cn#Com|
清心润肺好搭档! 百合、莲子,都是冲着“养心安神”去的。夏天燥热烦心,特别影响睡眠,心神不安老是烦躁,这碗羹汤喝下去,感觉心也静了。银耳又能润肺生津,解决口干舌燥嗓子痒,尤其待在空调房里容易燥的朋友。
滋阴健脾有内涵: 银耳被称为“平民燕窝”,它含有很多胶质,特别擅长“养阴”,就是补充身体里那些润的东西,对抗夏天出汗多带来的干燥。莲子能健脾气,红枣、枸杞温和补益气血。整体配方是温和调养型的,对脾胃没什么负担。尤其适合夏天出汗多、消耗大之后感觉疲劳、精神短少的情况。
身体内外的滋养剂: 丰富的胶质(银耳带来的)对皮肤干燥、缺乏光泽是好事。里面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虽然不像大鱼大肉那么直接,但作为日常的温和补充,长期积累对身体抵御能力肯定有好处的。
7. 荷叶茯苓粥——清晨来碗“祛湿粥”
材料不算很特殊: 新鲜荷叶1-2张(或者药店买干荷叶小块也行),茯苓一小撮(药店有,像小石头片或者丁丁块,买回来最好打粉或者提前泡透),粳米或大米一把(小半杯)。
做法清香扑鼻:
新鲜荷叶洗干净(特别是背面),剪成大块备用。干荷叶就用小片,稍一下浮尘。茯苓块用之前最好放小捣臼里敲碎一点(或者直接买茯苓粉更方便),或者头天晚上用少量水泡着。
大米淘洗1-2遍,加适量清水(想稀一点多加水)。把荷叶(新鲜的就铺在米上面,干荷叶小片就直接扔锅里)、处理过的茯苓(粉或碎块)都放进锅里。
正常煮粥程序。用电饭锅就按“煮粥”键,用明火的话就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熬煮至米烂粥稠(期间时不时搅拌下防止粘底)。
煮到差不多好,把荷叶捞出来扔掉(如果是新鲜荷叶)。尝尝粥的味道,觉得味道太淡可以捏一点点盐,主要是靠荷叶和茯苓那股清香。关火稍微焖一会儿,粥会变得更加温润。
为啥好?
升阳健脾除湿主力军! 很多人不知道,荷叶晒干了卷起来,像不像小烟囱?它是从下往上、从里向外的药性特点。它那种独特的清香气息,能带动体内清阳之气往上升!想想看,湿气这东西性质“沉重”,总爱往下走,压得人没精神。荷叶一来,能振奋脾气,把阳气往上一拉,水湿自然就呆不住了,跟着往下走(利尿)。茯苓是除湿“老祖宗”,非常温和但持久,专门对付困住脾的湿气,让脾胃有力气工作。两者配合,一个向上拉脾气,一个向下排水湿,祛湿效果特别好。
醒脑解暑好伴侣: 荷叶那阵清香随着热气飘上来,闻到就让人精神一振!夏天容易发困,早上起来迷糊的,喝一碗清香的荷叶粥,真有提神醒脑的效果。加上它本身能散热解暑,一碗下去很舒服。
脾胃早餐好选择: 这种清粥小菜式样的早餐,特别符合中医“早上养胃气”的理念。容易吸收,不会给刚刚醒来的脾胃一个下马威(大鱼大肉大油饼反而不合适)。经常喝喝,对培养脾胃这个“后天之本”太有帮助了,长期坚持体质会不知不觉变好。
8. 姜片炒空心菜梗——“暖脾”搭档“清暑”菜
材料信手拈来: 空心菜一大把(只要粗壮脆嫩的梗,叶子可以单独做汤或者另炒一盘),嫩姜一小块,蒜末一点,豆豉几颗(可省),盐适量,生抽一点点(可选),料酒一点点(沿锅边烹)。
做法带点锅气香:
空心菜只取嫩梗,用手掐掉老根部分,撕掉老筋(用指甲能轻松掐断就行),洗干净切成寸段。
嫩姜带皮洗干净切小薄片(嫩姜皮薄不辣,保留更有风味)。
热锅下油(稍多点),油温上来了,先下姜片、蒜末和豆豉(如果用),中小火煸炒出香味(姜片边缘微卷更好)。
大火调起来!倒入空心菜梗段,立刻!猛火快炒!翻炒个十几二十秒,看到梗颜色变得更绿(变深绿)、微微有点变软但还保持挺直的样子。沿着锅边淋入一点点料酒(去豆腥增香),撒盐(加点生抽也可以)。快速炒匀,空心菜梗很容易熟,最多一两分钟就得出锅,保持脆嫩口感是关键!
为啥好?
祛湿不忘暖脾胃! 这道菜的点睛之笔在于嫩姜。夏天闷热潮湿,人们都爱贪凉(冰饮料冷空调),加上湿气阻碍,脾胃容易“受寒”或者失去动力(湿气困脾)。嫩姜的“辛、温”特性,能温和地激发脾胃阳气,像个小火苗给炉灶加把柴,让脾活跃起来祛湿。姜片煸炒后的香气,也有助化湿浊。空心菜本身性凉,能清热、利小便(带空心菜特性),这俩一凉一温,一清一温,搭配绝妙:既清暑热,又能暖脾助运化。
清热解毒不缺席: 空心菜梗虽然比不上叶子颜色深,但也有其清热的特性。加上它富含纤维,对顺畅肠道、清理肠道环境也有好处(清肠毒)。
激活消化力: 姜的辛辣味道本身就是强有力的开胃剂和助消化剂。炒出来的菜自带锅气,咸香适口,非常下饭(或者下粥),能直接唤醒你懒洋洋的胃口,调动整个消化系统的积极性。
好了,这8道看着就舒服的伏天好菜,个个都是厨房里的宝贝疙瘩。别小看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,在合适的季节拿出来,就是保护咱们身体最好的“盾牌”和“清洁工”。它们或煮或蒸或拌或炒,变着法地帮咱们对付那烦人的湿气和心火,悄悄地把脾胃这个“粮仓”照顾得好好的。这可不是“大补汤药”,没那些难搞的药材,也没花里胡哨的做饭技巧,就是咱老百姓天天厨房里能碰着的。
关键是什么?坚持!隔三差五选一两个做一做,别天天大鱼大肉火上浇油。身体舒服不舒服,吃得对不对,感觉骗不了人。坚持一个夏天试试,你很可能慢慢就发现:原来整天提不起劲的身子有了点轻快劲儿,睡眠好像深了点,吃饭也有味道了,连带着抵抗力也悄咪咪强了点儿——吹个空调风,好像也没那么容易感冒流鼻涕了!这厨房里的智慧啊,真是在于每天的积累,咱自己的身体也是靠这一口一口的饮食养出来的。夏天还长着呢,赶紧挑几样顺眼的,今天就开始犒劳犒劳自己吧!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配资公司网站,专业炒股配资平台,沪深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